让小恩的画室无所不在

李芳妃
80后画家、作家、儿童创意美术教育引领者,儿童教育机构“小豆豆艺术馆”创始人。代表作有家庭美育畅销书《和孩子一起玩艺术》等。儿子小恩3岁9个月。
Parents特约作者:
李芳妃:80后画家、作家、儿童创意美术教育引领者,儿童教育机构“小豆豆艺术馆”创始人。代表作有家庭美育畅销书《和孩子一起玩艺术》等,与全国著名儿童作家一起出版《名家经典绘本故事》共20册。
很多人会好奇,一个做艺术教育的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会是什么样,这个小孩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你的画面里恐怕不会有--到了3岁还把蓝色和红色说错,画画时连左右手的使用都是随心所欲看心情,画画时一时兴起还会用脚丫子画。
哈哈,可这就是我和我家小恩的真实状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孩子没有被培养成成年人期许的状态,面对众人的差异和疑问会感到无措。我是很少感到无措的那种妈妈。在我把小恩送入山间幼儿园时,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在问:怎么接送啊?在山里都学什么呀?以后上小学怎么办?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呀,还没想那么多,过好眼前再说。小学啊?还有三年呢,那时再说吧!
我和先生都十分笃定:小恩最终要过的都是他自己的人生,我们是陪伴和提供支持的人,而不是决定人和控制者。与其说“不”,不如带着“灵机一动”的状态一起享受生命,享受当下的生活。
这是我的养育观。
不说“不”,家里处处都是玩具。
我们家的玩具,很少买现成的。被子、水、泥巴、沙土、面团、卫生纸、冰块、甚至面条儿……都是孩子能玩儿很久的玩意儿。无论是日常游戏还是美术游戏,这类生活物品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现成玩具和常规工具。比如说,早上面条煮多了,剩了一碗肿么办?拿来玩儿吧!把面条摆成一棵树,再染成绿色,玩的SO嗨皮。
不说“不”,生活中处处都是画室。
当我开始减少“不”的禁忌之后,我们的“创作生活”就开始变得无边无际。生活处处皆画室,我们相伴的日子多了更多的游戏。一日,小恩忽然看见我面朝墙壁放着的一幅大画的背面,是块大板子。他突发奇想要在上面画画,我呢,作为一个不说“不”的老妈,自然也乐得配合。结果他自由自在创造出的画连我这个专业人士都觉得很美。
不说“不”,而是带着接纳和开放的心,跟随孩子的节奏,难道生活不该是这样的吗?
每次我分享我和小恩的“处处皆画室”的生活,都会被观者们形容为“快乐教育”。作为妈妈和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我总对这个说法怀有一个疑虑:快乐教育?难道这不该是儿童教育、是亲子生活本该有的面目吗?养育和教育本身,不就是为了滋养生命,造就幸福快乐的灵魂而存在的么?我们怎么能说一种教育叫“快乐教育”,一种童年叫“快乐童年”。这难道不该是我们作为妈妈,本就该给孩子守护和捍卫的成长方式吗?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