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剧《鹿精灵之寻找彩虹桥》将于五一北京首映
2019年4月26日上午10:30,中国首部“东方美学”儿童动画音乐剧《鹿精灵之寻找彩虹桥》在河北廊坊固安大剧院举行内部公演。这部儿童音乐剧将于 5月1日与北京的观众朋友见面,本次首演地点位于首都北京中国木偶剧院,这也是该剧拉开全国巡演大幕的第一站。
深耕音乐剧市场,塑造“合家欢”型音乐剧
《寻找彩虹桥》是国漫新经典《鹿精灵》跨界儿童音乐舞台剧的匠心之作。《鹿精灵》系列动画是一部致敬“九色鹿”经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优秀原创作品。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剧本的二次艺术创作改编,丰富了原有人物角色,融入了全新形象,力求加强故事情节的曲折,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全剧围绕寻找自我展开,深层次剖析梦想,将生活融入剧情,在演出中为小朋友们带来对挫折和自我的思考。演出形式多样,采用台上台下联合互动表演,让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增强代入感与舞台表现张力。整场剧目触及孩子内心世界,让家长感受到儿童剧对孩子成长起到了非常正能量的作用。这也是剧作者用心反复打磨的力量所在。
演出情节跌宕,结构紧凑。70分钟的演出,轻松诙谐的对话,夸张喜感的表演让家长与孩子一起笑声连连。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小朋友们沉浸其中,一会挥手呐喊释放自己最大的能量,为主角迪尔和小伙伴们破解反派龙牙的阴谋呐喊助威,一会被感动的泪水涟涟,尤其是当芥末吃下红色水果变怪兽帮朋友赢得战斗胜利,说出自己并不是不爱吃红色果子,而是不想变化吓坏自己的朋友时,就连家长都忍不住为芥末的牺牲和友善拭泪。
“友善”理念贯穿全剧,为孩子和家长传递真善美
好的儿童剧传递给孩子的是真、善、美的品质,《鹿精灵之寻找彩虹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作为基准点,进行多方位全新解读。当同伴的梦想与你的认知不同时,尽力理解并陪伴是一种友善;当被朋友伤害但朋友悔改时,仍然怀揣善良大度包容是友善。每一种友善的定义,在这部剧里都可窥见一二,世上或许没有好坏之分,但一定有善恶之别。如何教导孩子选择善良,直面挫折?这些问题都是观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需要思考的,相信孩子通过在别人故事里的体验 ,已得到相关感悟。
与《鹿精灵》动画的创作初心一致,打造儿童剧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教,而是寓教于乐的同时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让家长和孩子享受其中,增加亲子间的话题沟通点。《鹿精灵之寻找彩虹桥》的人物关系设置是从不同角度出发诠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经常“打击“迪尔,嘴巴不饶人但内心很柔软的妈妈型角色——丽娅,以及沉默寡言不善沟通,但是大家的主心骨顶梁柱爸爸型角色——豪哥,还有一味包容在中间调和的外公外婆型角色——芥末。在主角迪尔追求梦想却面对多重挫折阻挠下,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引导、教育孩子,这不禁让每个家长无不沉思良久。
融合中国美学,戏剧教育的新里程碑
《鹿精灵》音乐舞台剧《寻找彩虹桥》是介于音乐剧和儿童剧之间的独特剧目,饱含青春感、时尚感的同时又充满爱。将东方美学的内核,辅以西方科技传达。
《寻找彩虹桥》在音乐创作上大胆尝试节奏明快鲜明的轻摇滚风增加青春感,戏剧表演上采用一人分饰多角带动氛围,服装设计上“去繁就简”以国际化的立基点对中国文化升级创造,在舞美设计上以“全息”去演绎一些情节,实现了有如现实般像真的三维效果,又配合令人意想不到的虚拟特效,采用台上台下联合互动表演,让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无疑比一般传统舞台剧,更引人入胜。 “有时亦真亦假,有时真假交互配合”,为台下的小朋友们及家长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让孩子亲身领略舞台剧艺术的魅力,在艺术体验与审美上与国际接轨,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甚至会有小朋友看完表演后表示,对舞台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剧制作人高子扬先生在公演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新童话现实主义的儿童音乐剧,用‘友善’建构起孩子间的相处法则,打通观众的情感通道,以孩子的视角讲述儿童剧该有的真善美,传递戏剧魅力同时成为儿童戏剧教育示范的蓝本。这是一场只属于戏剧独有的饕餮盛宴。”精心打造儿童舞台剧新经典之作,该剧由曾获多次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国家级奖项的一级制作班底亲自操刀,搭配优秀青年演员,带着丰富的舞台经验,《鹿精灵之寻找彩虹桥》一定能够不负大众期望,带领观众和迪尔一起完成这次“寻梦之旅”。
5月1日我们相约北京中国木偶剧院,掀开《鹿精灵之寻找彩虹桥》的神秘面纱,一起感受音乐舞台剧的艺术魅力吧!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