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这8种情况别责备孩子

频道:健康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liangliang

范圣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从事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十余年,潜心研究儿科疾病。
曾随王道全教授学习小儿推拿多年,深得其要。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从中医育儿的角度看,如果在不适当的时候责备孩子,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

\

  早在明朝,中医学者就提出了七不责的理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大意是:年幼的孩子有过失,在责备时应该慎重,众人面前不责备,惭愧后悔不责备,夜晚不责备,吃饭不责备,正在欢庆时不责备,正在忧伤时不责备,正在患病时不责备。

 

  这“八不责”从中医育儿的角度看,具有很深的健康含义。而根据儿童生长的特点,我想还可以加上第八点:晨起不责。

 

  暮夜不责,防夜惊

  晚上不宜责备孩子。中医认为儿童脏腑娇嫩,神气怯弱,容易受到惊吓而神乱不已,你可能会发现,小孩子突然听到巨大的声响就会大哭,就是这个原因。临睡前,责骂孩子,更容易让孩子的“心神散乱,夜不能寐,夜啼夜惊”,孩子可能会因为情绪不好而烦躁、迟迟不能入睡,或是半夜被噩梦惊醒、苦恼。

 

  夜间睡眠是儿童的大脑神经等发育的重要时刻,如果休息不好,会对孩子的学习记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现代医学也认为:慢性睡眠缺失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可能具有隐匿性。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体质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从健康角度出发,睡前尽量不要责备孩子。

 

  对众不责,防伤肝

  当众受到责备,即使是成人也会觉得尴尬、不舒服,对孩子来说,容易引起他们情志抑制。中医认为,孩子犹如蓬勃生长的幼苗,应该顺应他们自然、奔放的天性,不可以过分抑制。这种自然顺畅的特性属于“木”,人体的“肝”与“木”相对应。如果当众责罚孩子,他的天性受到抑制,会情绪低落,气机阻滞,而形成肝气郁结证。肝可调节血量,滋养全身,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滞血瘀,那么孩子还能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吗?显然不能!

责备有害健康

+1

提示:试一试“←→”实现快速翻页X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