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夜哭郎”中医有良方

陶冶
大诚中医针灸主治医师;中医儿科专家;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
中药贴服治疗夜啼
●生姜15克,葱白30克,食盐15克,共捣烂,炒至温热,用纱布包好,敷在宝宝肚脐上,药凉了就再换热的敷上,连续3~5日。适用于脾寒引起的夜啼。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1根,一起捣成泥状,加料酒炒至温热,用纱布包裹,敷在宝宝肚脐处,每晚1次。适用于脾寒引起的夜啼。
●牵牛子7粒,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在宝宝肚脐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心热引起的夜啼。
小儿推拿治疗夜啼
●揉小天心穴30~50次。此法适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夜啼。位置:小天心穴位于宝宝手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手法: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在宝宝小天心穴上轻轻按揉。
●推三关穴50~100次。适用于脾寒引起的夜啼。位置:在前臂桡侧(拇指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成一条直线。手法:用拇指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清天河水100次。此法适用于心热引起的夜啼。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成一条直线。手法: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进行推拿。
冬季夜啼宝宝可以吃这些
鸭肉。中医认为秋冬要养阴,鸭肉能滋五脏之阴,体质偏热、爱上火的宝宝适合食用。
板栗。板栗能养胃健脾,适合体质弱的宝宝,但是一次不要吃太多。
菠菜。冬季尤其要给宝宝补充绿叶蔬菜,菠菜有滋阴平肝、降火的功效,适合冬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