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其实不是坏家伙
宝宝有炎症就需要用抗生素?
很多父母都误以为炎症就是细菌感染,所以一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其实,炎症是有很多因素诱发的:
● 因为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感染造成的。
● 物理性的,如刀刺伤、烫伤、冻伤等。
● 化学性的,如强酸、强碱烧伤。
● 过敏原所致,如花粉、粉尘、药物等引起的过敏。
在以上这些情况中,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它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因为它并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只是用来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的。有意思的是,在由病原体引起的炎症中,大约有90%以上都是病毒造成的,只有大约10%是因为细菌造成的。
“加上抗生素会让宝宝好得快一些”、“用了总没坏处吧”—这可能是爸爸妈妈们很普遍的想法。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把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机关枪扫射,在这个过程中,它既可以杀灭有害细菌,也能杀灭人体内的有益菌。在并不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随意服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宝宝体内菌群失调,导致抵抗力下降。
Tips:抗生毒和消炎药不是一回事儿
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它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起到杀灭的作用。而消炎药则是针对非感染性炎症发挥作用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白细胞升高是判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重要标准?
在诊室咨询时,常会有父母主动问:“医生,要不要验个血,看看白细胞高不高?”而实际上,判断宝宝炎症的病因并不是看看血常规化验单那么简单。医生需要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结合宝宝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查体表现、喂养状况、精神状态等等,来进行综合判断。
白细胞升高可以作为其中一项参考指标,但绝不是判断的重要标准。原因是,在病毒感染早期,或宝宝在呕吐、脱水的状况下,也会出现白细胞升高,比如我们通过流感病原的筛查,已经明确知道
宝宝患的是流行性感冒,但血常规化验结果显示,白细胞已经升高到18000甚至20000。为什么会这
样呢?简单来说,白细胞作为身体里特别关键的免疫细胞,它是一个英勇的、喜欢一马当先的“好少年”。当身体里有炎症时,感染部位的刺激因子会吸引白细胞游走出血管,到达感染部位,然后来一场战斗。但在病毒感染的早期,白细胞也有可能一意识到身体“有情况”,就一马当先地冲锋出来了,从而导致此时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对炎症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退烧?
我们先来看一个诊室里的真实病例。5个月的熙熙,因不明原因的发烧被爸爸妈妈送来就诊。根据描述,之前小熙熙曾出现反复发烧,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至两三万。使用抗生素后,通常都是用3天就退烧,但停药一段时间后,就又莫名奇妙地烧起来。医生为熙熙检查了尿常规,发现其实是泌尿
系感染造成的。由于之前没有找到感染病灶,而只是以常规的三天一疗程来进行治疗,就会特别容易出现反复发作。
所以,在炎症的治疗中,找到感染病灶更为重要。只有找到了引起炎症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病症,来决定抗生素的治疗疗程。如泌尿系感染的疗程,通常是7~10天,有的甚至要14天。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