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上榜的各种“节日病”

频道:健康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铁薇

陈英

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急诊科主任,从医20余年。 她对自己的专栏定位是“写写我周围形形色色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写写作为妈妈我们做过的各种不靠谱的事,写写我们的成长。

  年底了,圣诞节、元旦、春节……各种节日接踵而至,作息被打乱、接触人群增多、父母疏于看护,节后各种“节日病”开始高发。

\

  每到节前,我叮嘱来看病的妈妈最多的话就是:尽量少带孩子出席节日的应酬、尽量少吃、尽量少疯玩。可是过节后,来看各种“节日病”的孩子还是挤满了门诊。

 

  节日病之消化不良

 

  腹泻、便秘是节后孩子最容易出现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节日里孩子的生活规律被破坏,一日三餐紊乱,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增多,大量的零食影响了孩子正餐的摄入,再加上外出、聚会,大人放松了对孩子的限制,孩子很容易见到好吃的使劲吃,结果暴饮暴食,扰乱肠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的问题。

 

  消化不良一般不需要看医生。如果腹泻严重,可取少量宝宝的大便做个化验,判断是否有病菌感染。如果大便化验正常,确诊是消化不良型腹泻,可以不必服药,在家调整饮食即可。

 

  节日病之感冒发烧

 

  过节难免带孩子探亲、旅行,舟车劳顿,新环境不适应,作息规律被迫改变,扰乱了孩子的正常作息,睡眠不足、疲惫、面对陌生环境的焦躁。或过于兴奋的情绪,都可能导致孩子自身免疫力下降。而走亲访友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孩子很容易患上感冒,开始发烧、咳嗽、流鼻涕,甚至腹泻。

 

  6个月以下的孩子,发热就需要去看医生,因为小孩子的病情发展得非常快。6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发热超过3天、伴随咳嗽逐渐加重,有喘憋的症状,或是孩子退烧后依旧持续哭闹或精神萎靡,往往说明孩子病得比较严重,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节日病之意外伤害

 

  节日里,大人忙忙碌碌,疏于对孩子的照料。再加上家中也比平日人多混杂,安全隐患也有所增加。如果出现意外伤害怎样应急处理?下面这些都是节日里高发的意外伤害。

 

  烫伤—节假日因为父母看护不利造成孩子烫伤的情况很多。

 

  应急处理方法:

  ● 速用流动的自来水给孩子冲洗伤口,持续10分钟以上。

  ● 小心脱去衣服,必要时用剪刀剪开衣服,暂时保留粘住伤口的部分,尽量避免将伤口处的水泡弄破。脱掉衣服后,将伤口浸入冷水中,继续浸泡10分钟。

  ●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不要随意涂抹外用药膏、酱油、橄榄油、色拉油、清凉油、牙膏等物品,以免造成感染。

 

  异物—避免发生是最关键的,尽量让很小的孩子不吃坚果类食品。如果吃,要在安静状态下进食,不要边吃边玩或边吃边跑。吃完后要让孩子张嘴看看是否都吞下去了。

 

  应急处理方法:

  ● 如果孩子小于2岁,父母需要让孩子趴在自己的大腿上,保持孩子头稍低于躯干,父母用手掌拍击孩子的背部,争取将异物拍出。

  ● 如果孩子大于2岁,父母可从背后抱住宝宝,一手握拳,顶住宝宝上腹部(心窝处),另一手手掌压在拳头上,双臂用力做向上、向内的紧压,有节奏的一紧一松,直到将异物排出。上述方法说来容易,但当意外发生,父母可操作性很低,因为已经惊慌失措,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发生。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节日病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