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必备!20个中医妙招保全家

频道:健康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铁薇

陶冶

大诚中医针灸主治医师;中医儿科专家;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

  流鼻血、鼻塞、落枕、打嗝……说病不是病,不值得上医院一趟,但发作起来又着实恼人,尤其是发生在宝宝身上。其实,用中医的方法推一推、按一按,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流鼻血】

 

  宝宝流鼻血大都是因为鼻腔黏膜干燥,或是用小手抠鼻子引发的,这些方法能快速帮助止血。

 

  中指指根—系线、按压、钩手指

 

  用粗线系在中指指根,哪一侧流血就系对侧手的中指。也可以直接用另一只手按压中指指根,或者两只手的中指互钩。宝宝太小力道不足的话,父母可以用自己的中指钩住宝宝的中指指根部位来止血。

 

  按压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止血的时候,双侧都要按摩。如果宝宝容易流鼻血,秋冬气候干燥的季节,可每天早晚各一次给宝宝按摩5分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鼻塞】

 

  宝宝感冒或长时间大哭后,常常会鼻塞,这是鼻黏膜受到刺激、肿胀造成的。看着宝宝鼻子不通气、呼吸不畅,父母心里没有不着急的。这几个方法可以缓解,而且同样适用于成人。

 

  侧卧按摩迎香穴

 

  宝宝鼻塞时,可让其侧卧,如左侧鼻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则向左卧,然后双侧按揉迎香穴1~2分钟,即可见效。

 

  电吹风吹风池、大椎穴

 

  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即是风池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让宝宝低下头,摸到颈部那个突出的骨头,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用电吹风对着两个穴位各吹2~3分钟,鼻塞就能缓解。不过要特别注意:电吹风不要开太高的挡位,缓缓的、低热的风即可,以防烫伤宝宝。

 

【打嗝】

 

  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小宝宝特别容易打嗝,是因为用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受到轻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吃奶太快时,膈肌就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打嗝不停。

 

  按压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两个眉骨内侧顶端,用双手拇指,沿着鼻翼两侧向上推,推到不能再推的凹陷处就是攒竹穴。按压这个穴位1~2分钟,就会见效。

 

  点按内关穴

 

  用手指点按宝宝的“内关穴”也可以治打嗝。内关穴位于手腕上,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手腕上,无名指外侧边缘对齐手腕第一横纹,此时食指对的位置、手腕正中就是内关穴。记住,给宝宝找这个穴位的时候是以宝宝的手指粗细为准哦。

中医育儿换季护理

+1

提示:试一试“←→”实现快速翻页X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