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 温和调理宝宝腹泻

频道:健康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铁薇

陶冶

大诚中医针灸主治医师;中医儿科专家;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

  伤食泻—积食了

 

  中医主张“小儿食带三分饥”,因为宝宝脾胃弱,吃得太多,不能及时消化,就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伤食泻往往就是吃得太多,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宝宝会腹胀、腹痛、腹泻,大便不畅,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嘴里也会有口气,表现出食欲不振,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治疗伤食泻,以消食化积为主,当积滞被消导后,腹泻自然会止。这样治疗:

 

  ●胡萝卜250克,带皮切小块,加水煮烂,去渣取汁,1天分2~3次服用。

 

  ●清胃经100次 位置:胃经位于宝宝拇指靠近掌面的第一节。手法:妈妈用拇指,在宝宝拇指靠近掌面的第一节,从指关节向指根方向直推。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每秒3~4次。

 

  ●大肠经刮痧 位置:人体十二经络里的大肠经,从食指指尖沿手臂直至鼻孔,但是给宝宝刮痧时,只刮下臂这一段即可,便于操作。手法:伸直手臂,从肘窝前外侧到食指指尖连成一条直线,沿着这条直线,从肘窝向指尖方向刮。

 

  ●运内八卦50次 位置:以宝宝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内八卦。手法:在宝宝左手上顺时针推运内八卦50次。

 

  ●掐揉四横纹50次 位置:四横纹指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的横纹。手法:妈妈可用拇指,从宝宝食指第一指关节横纹开始,依次对四个指横纹进行按揉,每揉3~5次,在横纹处稍用力掐一次。

 

  ●揉中脘3~5分钟 位置:中脘穴在胸剑结合部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手法:妈妈用手指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做顺时针按揉,称为揉中脘。

 

  脾虚泻—经常腹泻,发育不良

 

  脾虚泻多是宝宝的腹泻治疗不及时或是喂养不当导致腹泻迁延不愈而造成的。表现是大便稀溏、色淡、臭味不重,可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常常是宝宝刚吃完不久就拉肚子了,宝宝的脸色看起来发黄,手脚也发凉,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平时精力也不旺盛,容易疲劳。这样治疗:

 

  ●山药60克,加200毫升水煎后,给宝宝服用,每天2~3次。

 

  ●补脾经300次、逆时针摩腹5分钟、捏脊3~5遍。

 

  ●按压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刮胃经的同时,用刮痧板的尖端按压这个穴位,可以促进疗效。寻找这个穴位时,可以以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育儿版《草本纲目》

 

\


  胡萝卜味甘,性平,可以健脾化滞、助消化、止泻。

 

  木香味辛微苦,性温,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泄泻腹痛。

 

  马齿苋味酸,性寒。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

  《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中医治疗腹泻

+1

提示:试一试“←→”实现快速翻页X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