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惊”,妈妈请你抱抱我!
什么是“夜惊”宝宝?
明明睡得好好的,还做着香甜的美梦呢。宝宝会突然惊醒坐起,紧张地抓住你,面露恐惧表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面对你的安抚、拥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自行入睡,这种情况就叫做夜惊,医学上称为婴儿夜间惊恐症。
“夜惊”的宝宝有理由
●大脑发育不完善
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宝宝的睡眠会有一定影响。如果宝宝只是偶而发作夜惊,你不必过分在意。随着宝宝成长发育,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了。
●小宝宝也有压力
有些情绪刺激是暂时或临时的,比如白天玩儿得太疯狂,这些刺激都会使宝宝做各种各样的梦,可能导致当晚或连续几天夜里出现夜惊。
●警惕宝宝身体不适
持续的夜惊则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比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异常,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都可能导致宝宝夜惊。
●都是“肠胀气”闯的祸
夜惊的原因也可能是宝宝肠胀气造成的。出生后几个月里,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由于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宝宝可能难以消化他摄入的营养素—诸如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之类的营养素。消化系统的酶有助于分解宝宝摄入的食物—这些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100%活化。在这些酶活化之前,宝宝的消化系统在吸收营养素时会生成过多的气体,有可能会出现肠胀气。这是宝宝夜惊的最大原因之一。
聪明妈妈这样应对
●养成睡眠好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都可以帮助宝宝避免夜惊的发生。
●帮宝宝减压
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宝宝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解除焦虑、放松身心。
●增加白天活动量
白天适度增加宝宝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白天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升睡眠质量。
●睡前避免兴奋
睡前不讲紧张兴奋的故事、不看惊险恐怖的影片、不用威胁的方式哄宝宝入睡。你可以亲切地陪宝宝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
●更换配方奶粉
对于肠胀气造成的夜惊,妈妈可考虑给宝宝更换部分水解蛋白、低乳糖配方奶粉。经过蛋白酶水解工艺处理的配方奶非常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低乳糖能减少因为乳糖不耐受而产生的胀气,能让宝宝睡得更安稳。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