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说安全 异物吞食伤害大
吞食异物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用嘴巴“尝”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必经之路。特别是会走路以后,两个小脚丫把他带到更广阔的空间里,被解放出来的小手,可以随意抓取任何吸引他的东西,然后,不管能不能吃,都塞进嘴里“尝尝”,甚至吞下去。于是,危险就来了。
大部分异物被宝宝吞食后,能通过消化系统自动排出,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可能就是不卫生。但是一些比较大的、尖锐的、有腐蚀性的异物,却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由于食物卡住导致窒息、甚至猝死,还有食道穿孔、脓肿,以及致命的食道主动脉瘘。
这些并发症虽然在我们的临床病例中比例不高,只有约0.6%,但后果严重,不如忽视。所以,父母要有这样的意识:宝宝能拿到手的东西就能塞进嘴里,所以除非那个物件比他的嘴巴大,否则,小物件都要细心收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做好预防。
他能吞下的东西种类多多
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做小儿外科讲师时,曾对医院接诊的1265例小儿吞食异物的病例做过统计分析。在被宝宝吞入的异物中,49%是硬币,这并不是说香港人有钱,而是硬币太普遍了;金属,包括电池、针、铁丝等,占13%。也有一些不是宝宝好奇吞下,而是吃食物时误吞的,例如鱼刺,在案例中占了29%,还有误吞虾蟹壳的,占2.4%。这些数据以及吞食异物引起的严重后果,足以对父母敲响警钟。
误吞硬币最常见
有50%的宝宝吞食硬币后,没有明显症状。有些宝宝可能会呕吐、流口水、喝水时呛咳。会说话的宝宝,可能会跟父母说,他吞咽时疼痛、不舒服,或是胸口感觉不适。因为硬币多数是卡在上食道括约肌部位,所以,一些宝宝可能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
我在墨尔本工作时,遇到过一个病例,这个宝宝两个月前随家人去泰国旅游,吞下了一枚泰国硬币,硬币卡在了食道里。一开始宝宝没有明显症状,硬币后来被瘢痕组织包裹,引起食道堵塞,只能喝水,不能进食,最后通过开胸手术取出硬币。
在另一个病案里,宝宝误吞的硬币,侵蚀到气管,呼吸极为困难,只能靠体外循环才能进行气管修补。
在我统计分析的那1265个误吞病例中,有一例是死亡的。一个智障的宝宝,因为不能及时诊断出病因,而延误了对他的治疗。异物吞食的确诊,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做个胸片就行了,最大的挑战其实是是否想到了这一点。此时,医生的警觉性和经验十分关键,父母的细心观察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还不太会说话的宝宝,不仅要觉察到异常的症状,还要细心发觉,家里是否有小物件消失。
硬币如果卡在了食道内,自动排出的几率是比较低的,需要去医院取出。如果已进入了胃或肠,自动排出的几率就很高,是否取出,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