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母爱放放假

毛利
“看上去很猛”,两性情感专栏作者,看看她的书《当待业女遇上草食男》《一纸谈欢》, 保准让你大开眼界。当了妈后,还是保持一贯的调侃、幽默、有观点。
2岁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首先,没有婴儿机票了,想到以后他自己一个座位,再也不用我辛辛苦苦抱着他,虽然放松,又觉得再也没有了这种强制性亲密接触的机会。
其次,很多游玩设施自助餐厅,2岁以下不收费,2岁以上算小童要收费,于是恍然大悟,他到底已经是个独立的人了,再也不是我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很多事情也已经不再是妈妈一个人的旨意。擅自做主张给他买凉鞋,我很喜欢,他穿上就要哭,撕心裂肺:不要啊不要,这是别人的凉鞋。所以买鞋要带他自己去,放在商场里,认认真真问:你喜欢哪一款?
衣服一样,他不喜欢我的品位,只执著于自己的爱好,要有小火车,要有蚂蚁,才高高兴兴穿上。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己小时候五六岁的时候,都没这么大主意,怎么现在到处都是一群主意大过天的两岁宝宝?
教他念唐诗,两岁不到时可以流利背诵床前明月光,两岁后再也不肯乖乖跟读,自己随便瞎背,国破山河在,杭州有火车,鹅鹅鹅,鸭鸭鸭,于是唐诗教育戛然而止。
1岁半开始那个说什么都不要的叛逆期,到现在还是50%的不要,不要睡觉,不要洗澡,不要出去,不要回家……专家说这种叛逆是孩子在找自己的话语权和探索自己可以掌控的边界,所以怎么敢轻易扼杀他的不要?好像一个人,逐渐站起来,一点点在搭建自己的世界,不能我说了算,只能给他画个范围。
最大的变化是,他2岁后我打算出差5天,此前从未离开过这么长时间。一时我都有点接受不了,能不能成功?于是擅做主张,把行程剪掉1天,满打满算只有3个晚上不在他身边。
本来以为我走的时候他该像痴情种子一样苦苦哀求,妈妈不要走啊不要走。结果,他漠然挥挥手,轻易接受了我走。
本来还以为那三天应该是“书桓走的第一天,想他,书桓走的第二天,想他想他,书桓走的第三天,想他想他想他”,谁知道据我妈反映,他除了偶尔问问,妈妈去哪儿了,再没有什么别的挂念。
我搭着早班机满心欢喜回来,终于见到他时,这位认真看着飞机书的宝宝,终于把眼睛抬起来说:妈妈回来了。
于是终于理解了妈妈们的失落,属于小婴儿时期的亲密一去不复返,那种趴在你怀里一旦放下就哇哇大哭的黏腻,早就成了另一种时光。如今即便我想狠狠亲他,他也要看心情才决定接受不接受。
小孩一旦把目光转向了世界,妈妈就成了他身后一个困惑时才需要的肩膀,有太多的东西想玩,有太多的东西想学,在熟悉的地方他甩手不理我独自玩,只有去了陌生地方,才紧拉着我手,到处试探着玩。
于是很愉快地决定,每隔一段时间,都该有那么几天,让我的母爱放放假。
属于小婴儿时期的亲密一去不复返,他把目光转向了你之外的世界,你则有机会证实那句话:距离产生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