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宝宝沟通密码 为亲子互动加分

频道:早教来源: 编辑:wangxu

  宝宝在学会说话之前,只能借由情绪、动作等方式,对父母传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与需求,但也并非一举一动都有其意义,父母应针对孩子的年龄发展,推测宝宝的行为可能具有什么含意,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文/林奕如 采访咨询/台湾松德精神科诊所医师黄惠琪

   Part1 宝宝的沟通方式

  沟通并非止于言语上的传递,任何一个眼神、姿势、五官变化,都能告诉对方自己目前的状态。对于学龄前的宝宝来说,父母不妨从他的脸部表情、手脚动作和声音来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

  1.脸部表情

  台湾松德精神科诊所医师黄惠琪表示,宝宝刚出生时,与外界的互动其实非常少,多借由视觉和听觉来接收讯息,有各种生理需求时都会直接用哭泣来表达,久而久之,当他发现只要一哭,就会有成人来喂他喝奶或是拍拍他,在学会说话之前,他便喜欢使用“哭”这个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不过,相信有些父母也曾看过宝宝皱眉或是突然露出微笑的表情,认为宝宝可能觉得困惑或高兴,但对于3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这些脸部表情都不具有特别的意义,所以父母也不必认为宝宝皱眉就是代表心情不好。 

  2.手脚摆动

  未满3个月的新生儿,如果出现自己挥舞手脚、抓四肢等碰触身体的行为,其实不具有和成人沟通的意义,到了3~6个月,宝宝才会渐渐发现自己舞动四肢时,成人会有惊奇、愉悦、语调上扬等反应,这将进一步刺激他重复这些行为,之后他们情绪激动时,也能自然利用手脚配合较大幅度的摆动。黄惠琪医师也补充说明:“如果要增加宝宝的手脚敏感度,避免抓伤自己时毫无感觉,父母应定期帮孩子修剪指甲,且尽量不要为他戴手套,以免宝宝的双手无法感受到软、硬、冷、热,导致敏锐度下降。”  

  3.发出声音

  宝宝出生后,除了哭泣和露出无意识的微笑之外,一般到了4~6个月的阶段,因喉咙肌肉逐渐发育成熟,有些孩子开始会出现“咯咯”的笑声,久而久之,当大人因为他的行为而露出笑容或是跑来与他玩乐,宝宝就会模仿成人抑扬顿挫的语调,让笑声的音频更加丰富,使这些笑容和声音具有沟通性质。6个月以上的宝宝,会对身边的玩具或物品出现喃喃自语的声音,就算没有成人陪在身旁,也能自得其乐,代表宝宝开始想主动接触外界。 

  Part2   0~3岁之间的语言发展

  宝宝从刚开始只会哭和笑、呀呀学语、再到语言爆发期与语法构成,过程约历时3年,爸爸妈妈不妨了解在这3年之间,宝宝如何循序渐进构筑出一套完整的语言发展模式。

  准备期(10个月以下)

  针对10个月以下的宝宝,黄惠琪医师将其细分为4个阶段逐一解释:

  刚出生:刚出生的宝宝都会大哭,且节奏有时单调、有时特别大声,但不代表他的心情不好。

  2~4个月:爸爸妈妈开始会听到宝宝出现“a、i、u、e、o”等元音,但对宝宝来说,这些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发音,仅止于开口练习发声的用途,也是他们探索自己的一个正常过程。

  4~5个月:宝宝笑的时候会出现笑声,且因为喉咙肌肉发展成熟,开始会模仿成人的语调及声音。

  6个月:此时宝宝已学会用眼睛辨认陌生人和主要照顾者的脸庞,也能发出类似英文字母“f、s、d”等子音,爸爸妈妈能听出宝宝的声音有不太明显的语调高低。不过,如果听到宝宝好像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并不代表宝宝学会叫人,而是因为他在练习发音的时候,凑巧发出同音字。到了8~9个月,宝宝的音调大小、高低,会越来越明显,且能模仿大人说出一些简单的单字,但仍不知其意义。  

  第一期(10~18个月大)

  黄惠琪医师表示,宝宝成长至此阶段,已能够将语言和动作进行象征性链接,例如爸爸妈妈告诉他“Bye Bye”,他就知道要挥手;说“不行”的时候,他也能跟着摇头。如果家长手指着窗外,他的眼睛会自然往外看,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能够看懂或听懂家长的眼神、手势、语调,来进行视觉的转换。

  此时宝宝已经能看着妈妈叫“妈妈”,不像准备期只能根据成人的哄诱来发出类似却不包含任何意义的声音。

     第二期(1岁半~2岁)

  宝宝未满1岁半之前,为了学会说出一个词汇,必须经由成人在他面前复诵数周(甚至是好几个月),才能将词汇与人、事、物进行结合。不过,宝宝1岁半之后,不少家长会发现宝宝学习语言的速度突然变得很快,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且说出几十个简单的词汇,因此也能称之为“语言爆炸期”。

  黄惠琪医师指出,早在1岁半之前,宝宝已经听得懂许多单字,但在还没学会如何正确咬字及发音前,无法开口直接与成人沟通,因此理解的词汇比能说出口的单字,大约多了5倍以上。 

  第三期(2岁~2岁半)

  宝宝在此阶段的沟通方式,多为“鹦鹉式的仿说”。黄惠琪医师表示,宝宝2岁以后,除了能够快速累积以往所学到的单字,听到旁人说什么,也能够跟着复诵,但不见得知道所有物品的正确名称,也无法在看到汽车的当下,就马上指着该物说出“汽车”两字。 

  第四期(2岁半~3岁)

  待宝宝2岁半之后,看到某些物品,就能自己叫出对应的名字,例如指着车子说出“汽车”;3岁之后,语法会逐渐成熟,开始出现完整的句子,像是:“妈咪我要去公园”、“爸比抱我……”等简单对话,对于助词及形容词等用法也会越来越有概念。

  Part3 问答篇

  Q:父母应如何掌握沟通诀窍?

  新手爸妈一定要花时间来观察孩子哭的时候,通常是哪些因素所造成,久而久之才能建立起亲子之间的默契,在第一时间回应宝宝的需求。到了2~3岁时,孩子的语言发展较为成熟,爸爸妈妈就必须教导他,如何用说话的方式,讲出自己的困难。例如问他:“你现在哭得这么伤心,是因为你还想继续在公园玩吗?”黄惠琪医师表示,引导孩子说出需求,才能使宝宝适当表达出情绪,未来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也能比较顺利。

  Q:沟通能带来哪些正面效益?

  黄惠琪医师指出,为达到有效沟通,亲子间必须拥有良好互动,不管这些互动是否以语言形式表达,只要照顾者响应宝宝的需求(像是拍拍他、安慰他、帮他洗澡、清理大小便),都算是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宝宝对父母的依恋关系,让他知道“当我有状况时,有人可以保护我”。这样宝宝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对于往后的人际关系发展也能较有自信,不会认为自己难过时,没有人会来帮助自己,减少悲观人格的形成。如果双方互动时,宝宝以正面的态度响应,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肯定。

亲子关系亲子教育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