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坏行为是惯出来的吗?
Sabine Maus
德国育儿杂志《Eltern》特邀专栏作家。
常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家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 著有《和Sabine Maus一起聊教育》。
大家一起来思考:不管宝宝何时想吃奶,都能马上得到满足。因为不能独自睡觉,所以宝宝还是睡在父母床上。在饭馆时,一个1岁的孩子因为苹果汁还没端上来不高兴,父母就哄着、安慰着。一个2岁的孩子,他不想拿出最爱的玩具和小朋友分享,父母觉得也不必非得拿出来。以上这些是在溺爱孩子吗?还是说只是顺应了孩子在某个成长阶段的自然需求?
溺爱的边界在哪里?
赫伯特·伦茨·珀尔斯特是德国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也是《理解孩子》的作者。他喜欢出外旅行,并对孩子成长过程感兴趣,他在非洲旅行时在当地常常会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宝宝一表现出饿了,妈妈就会开始给他喂奶。如果他哭了,马上就会有人来哄。晚上他睡在妈妈旁边。在一些人看来,这完全是“溺爱”的节奏!但据他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因为妈妈们充分满足了年幼孩子早期的正常需求,因此这些孩子很早就能独立,青年时就能为家里做事,在生活中也很擅长社交。
我平时在和父母的交流中常被问道:“宝宝到底该不该受限制,是否需要学习如何面对失望和拒绝。”我并不清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典型的家长式思维,但我想起我1岁的宝宝第1次度假时的经历。岸边餐馆的厨师带他去了厨房,在那儿他紧紧盯着那些死鱼看。还有茶园里那个老人,他用手帕小心地擦掉孩子耳朵里的沙子,还喂这个没断奶的孩子喝红茶,而我这个妈妈虽然高度紧张,却仍没有过多制止和干涉。
成天围着孩子转,希望孩子生活在我们为他圈定的安全边界,这是我们每个妈妈的自然行为反应。因为在原始社会,小孩子待在大人身边才安全。但现如今,我们不生活在丛林,也不会发生野兽悄悄穿过草丛伺机抓走哭叫的孩子这种情况。是否溺爱,需要我们考量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真正的溺爱是插手孩子探索和冒险的乐趣
对孩子安全的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严肃对待。但允许一些本应禁止的事情、不设置限制、不理智地“宠”孩子,所有这些事情,我都曾经做过,虽然不常常、但偶尔会做。
在这里我只是想强调,如果父母没时间或没兴趣观察孩子、陪伴孩子,孩子的发展需求与你的“供应”不匹配时,孩子才可能被宠坏。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孩子并没有要求什么,而父母却给予过多的情况,这种做法其实对孩子并没有好处。因为孩子被成人自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照料,以监管者的态度、以教育为目的、设置一些限制和日常计划。在家里孩子们很少能够自由玩耍,和邻居或幼儿园小朋友的‘友谊’也很难持久。他们几乎只生活在大人的周围,扮演着小孩子的角色,承受着压制自主能力发展的精心照顾。
真正的溺爱不是文中开始提到的那些,而是孩子本来自己能处理的事情父母偏要替孩子处理,比如插手孩子发现的乐趣,甚至是冒险的乐趣。比如总是着急处理孩子小小的失败,不让他受到任何挫折。我也希望一些所谓的“溺爱批判者”如果在只坐满一半的地铁里看到两个小朋友绕着扶手转圈,还比谁转得快的话,别马上喊着:“真是被宠坏的熊孩子。”期待父母能够制止一下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在没有打扰到你的情况下,请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