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 孩子幸福一生的基因

频道:早教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琼波
  孩子未来的成就和幸福指数与他的性格基调直接相关。友善、乐于助人这些以人为本的素养,会让孩子更容易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发现生活的美好,在学业和事业中获益无穷。

 

\


  关于善待他人,美国伟大的思想家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一个人一辈子最经常回答、最挥之不去的问题就是:你正在为别人做些什么?”研究儿童发育与行为的专家们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也发现:“孩子帮助别人的愿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天生具备友好和善良的品质。

 

  随着他们渐渐长大,行善的倾向也得以同步发展。起初,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接下来,他这样做是因为可以得到表扬。最后,孩子开始关注他人的处境、情感和需要,并将帮助他人当成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怎样,结果是:每个孩子都有帮助别人的愿望。

 

  6种方法推动孩子的友善基因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表现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父母时刻做出身体力行的友善慷慨之举,孩子的天然初心也就容易被培养成终生习惯。

 

  邀请孩子“分担”家务活

 

  你也许已经发现,孩子总是在寻找机会做点事,也非常喜欢“分担”大人的活儿,对诸如衣物分类、扫地、淘米做饭之类的日常家务很感兴趣。父母别老是觉得他碍事,邀请他做你的“小帮手”吧,允许孩子“插手”布置餐桌、分发筷子或者喂食小狗。这不仅能教给孩子重要的生活技能,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事实上,如果孩子经常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进行一些家务活动,日后他参与团队事务时,会更富有合作精神,会和别人合作得很好,而这无疑也为他以后和身边人的友善交往打下基础。

 

  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关爱课堂

 

  孩子总是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从孩子熟悉、亲近的环境中,启迪他用和善的态度对待一草一木,这样的爱心教育更自然,更有效。试着和孩子约定:任何场所都不乱扔垃圾,即使无意掉落了某样东西,也要记得捡起来。引导孩子主动打包剩饭,喂一下小区的流浪猫、流浪狗;和孩子一起给花园里的草儿花儿浇浇水。时常和孩子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嘘寒问暖,或给远在外地的亲戚打打电话……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在这样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关爱别人。

孩子的友善基因

+1

提示:试一试“←→”实现快速翻页X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