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解读孩子眼中的色彩

洪兰
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在海峡两岸致力于科学育儿理念的宣讲。
颜色和性格、健康状况没有相关性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色彩心理学,说人喜欢的颜色可能会反映他的心态和身体状况。然而,遗憾的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并没有支持颜色跟心理或生理健康有关系的证据,换句话说,喜欢的颜色,跟人格成长无关。
日本有一部电影曾经在台湾很红,它讲一个行为叛逆、有情绪障碍的小男孩画图只用黑色,一般人都会认为黑色代表邪恶、绝望、污秽,所以这部电影上映后,很多老师都叫父母带不听话的小孩去看,要找出孩子叛逆的原因。
我小学班上有个同学也被老师写条子叫他母亲带他去看这部电影。但是他父亲早逝,家境穷苦,如果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看电影?所以他就没去看,老师还叫大家捐钱让他去看。后来他告诉我,他无钱买蜡笔,唯一的一支蜡笔是黑色的,所以他画什么都是黑的,他从来没有什么自卑感,连自卑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由这个例子父母就可以想象到,坊间那些颜色测试性格纯属无稽之谈。
不妨带他去看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般来说,婴儿喜欢鲜艳的亮色,因为它投射到视网膜的能量强,会吸引孩子的注意。亮色同时代表活力,例如春天鸟语花香,万物生长,五彩缤纷的亮色世界使孩子的视觉世界充满了刺激,他会喜欢。
孩子是诚实的,他不会做假,他会画他所看到的世界,灾难后的世界是灰暗的,他自然用暗色。我们发现,不论哪个国家,地震后孩子画出来的颜色都较阴暗。
孩子对颜色的感知不需启蒙,他天生就会,只要多带他去大自然中走走,他对各种颜色就会很敏感,小时候看到的颜色会使他长大后对那些颜色也很喜欢,五彩缤纷的童年,
会给孩子带来一个快乐的人生。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