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教你如何应对孩子受挫时刻

频道:早教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editor01

  如果说正确的教导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并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特别是孩子经历了受挫时刻,我们父母积极的解释风格以及归因,会使孩子的乐观更为稳固。
 

\


  案例1   玩游戏时孩子输不起


  “欢欢今年4岁,在幼儿园老师上午组织的双人10米往返赛跑游戏中,输给了另一组的小朋友,回到家后闷闷不乐。我一问,原来是上午输了比赛,说着说着还委屈地在我怀里哭了起来……”——欢欢妈


  罗玲:3~5孩子的特点之一就是爱比较、好胜心强。他们不仅很在乎比赛和游戏中的输赢,就是在平时,也会时常有意无意地和其他小朋友比较:“我比他大!我是八月的他是六月的,八比六大!”理解了这一阶段性特点,父母就不会把孩子的不服输看作是问题,不会过分要求他能做到“输得起”。


  遇到类似上面的事件,父母不必一味地安抚、开导,不要说:输了也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样的话是对孩子感觉的否定,孩子听了不仅不会开心起来,甚至会感到愤怒,因为他觉得父母完全不理解自己。


  好的回应方式是:


  1.认同孩子的感受。“你们组输了你很伤心是不是?我记得我小时候比赛输了也是有些难过。”这样,孩子感到被理解,知道自己的情绪很正常,他也许表面上会哭得更起劲,把情绪发泄了出来,也许听到父母这么说反倒就不哭了。


  2.等孩子的情绪稍微平稳一下,可以和他具体回顾一下白天的比赛过程,分析有哪些因素导致自己这组跑得慢。这些因素有内部的、外部的、可控的、不可控的,比如,两人合作不好、起跑慢了、两人平时都是跑步不快的孩子、鞋有些滑、对方抢跑了……然后看看,如果想提高,有哪些可做的。


  这样的具体分析,是帮助孩子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他可以发展多因素思维、可以练习从多个角度去寻求解决方案。这样分析的附带作用,是可以帮孩子通过理性思考,转变心境,不再陷入挫败情绪中。孩子以后再遇到挫败,也会同样把注意力聚焦在具体分析和解决上,而不是停留在原地,陷入沮丧、自责中不能自拔。


  3.根据上面的分析,找机会带领孩子真的去做一些锻炼,然后一起看到进步。这个具体去做的环节也非常重要。孩子通过这样的行动会明白:一次比赛不能决定我的能力水平,我的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一直都在进步。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1

提示:试一试“←→”实现快速翻页X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