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种发脾气都有原因
每个周日上午3岁的天天都有早教课,这天吃过早饭时间还早,妈妈就让天天自己搭一会儿积木玩,不一会儿时间到了,妈妈要天天换衣服去上早教课,小家伙却突然又哭又闹,就是不肯走。
从一件事情转换到另一件事情,孩子需要一个心理准备的时间。当他沉浸在一件事情时,告诉他马上就要离开,他肯定会很恼火(试想一下,即使成年人遇到这样的打断,也会有类似的反应)。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提前告知宝宝,在改变前的10分钟、5分钟各提醒一次。例如跟他说:“宝宝,再玩10分钟,我们就要去上早教课了。”孩子在心里做好准备,失落感也会减弱。
4岁的小龙在小区里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生了争执,一个小弟弟想玩他的玩具,他不给,还一把把小弟弟给推倒了。小龙的妈妈赶紧过来,跟小弟弟的姥姥道歉。谁知这时候小龙倒突然放声大哭起来,还对着妈妈拳打脚踢,仿佛受到了多大委屈似的。
孩子犯错,怕受到父母的责备,可能会以哭闹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对这种情况,要区别对待:如果孩子是无意中犯的错,父母就不必责怪他,告诉他下次注意即可。若是有意犯的错误,该批评的还是要进行批评,让他认识到哭闹并不能逃避责任。
2岁的楚楚最近因为一件事情做不好就会急得直哭,妈妈来帮忙,他又不要,反倒哭得更厉害。这天他要推一只大椅子,推到一半给东西挡住了,推不动,又急得哭了,边哭边喊“宝宝推不了”,妈妈说,“宝宝还小,这个椅子大,等宝宝大点就可以了”,可是他不听,还是推,推不动又哭,妈妈又说“妈妈帮你吧”,他更生气了,还伸手打妈妈。
这么大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时间、空间以及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关系,而为一些自然规律大发脾气。这是一个自然认知的过程,这时不要用其他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探索和认知事物是一个领域,在探索过程中产生了情绪是另一个领域。孩子只要愿意做那件事,是哭着做还是笑着做,我们都不必太担心,只要他愿意,就让他继续去做。如果他痛苦到真的做不下去,他就会发现这件事不适合他,从而由这个发现来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发展。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