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敏:自然带给孩子的远比眼下看到、得到的要多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2019.3&4.P36-37 编辑:

在自然教育领域,有一本堪称入门教科书的资料 — 《林间最后的小孩》,王西敏便是译者之一。王西敏说,只有让更多人意识到大自然的美丽,让更多人享受自然的美好,才能共同去保护这个美丽的星球。而这一切的起源,都要回归到“自然教育”上。


王西敏.jpg

1.png

自然缺失,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王西敏说,孩子和自然缺乏接触,会导致很多问题,《林间最后的小孩》里也有大量阐述。举例来说,有以下几点:


  • 胆小、害怕虫子。

从个人的经验来看,王西敏发现和大自然缺乏接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自然的恐惧,比如害怕虫子、认为泥土是脏的等等。很多和自然缺乏接触的城里孩子,看到虫子会去踩死,觉得虫子可能会咬人。看到壁虎也要尖叫,不把壁虎赶出房间就不敢睡觉等等,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 注意力不够集中。

现在的孩子会拥有很多玩具,基本上新鲜感几天就消散了,然后又要靠去买新的玩具来刺激。但是孩子在自然中玩耍,几乎不会厌倦,在自然中他们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创意,任何东西都可以是玩具。


  • 身体不够强健。

从身体上说,孩子在成长阶段是需要奔跑的,在大自然中奔跑是很惬意的事情。《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作者认为,有组织的户外体育运动,比如美国很流行的橄榄球,都不算他所强调的户外玩耍,达不到户外玩耍所能带给孩子的精神上的健康。


  • 缺乏父母的高质量陪伴。

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只知道放任孩子去玩,自己却只顾低头看手机,这样的陪伴不能称之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而在大自然中活动,家长也需要放下手机,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孩子一起完成探索游戏,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出更好的亲子关系。


2.png

作为爸爸,王西敏对孩子“自然教育”的3点准则:


  • 多陪伴。

王西敏说,虽然目前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但仍然很注重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陪孩子去自然环境中玩耍,无论在家里还是户外,陪伴都是非常重要的。


  • 多去户外。

尽可能地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哪怕只是在家门口的小区花园,孩子也能玩得很开心。


  • 多让孩子熟悉本土环境和动物。

比如有意识地给孩子买一些中国本土动物的玩具,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制作的雪豹、兔狲、藏狐等。


1556423670675979.jpg

3.png

家长对“自然”的5个误区


长期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王西敏总结了一些家长经常存在的对自然的误区。


  • 误区一:自然离我好远,我不知道去哪里接触自然。


自然就在我们身边,社区的花园绿地、城市的公园、植物园等,都是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年龄越小的孩子,其实越不需要特别大的自然场地,用不着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去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 误区二:我没有专业知识,不知道怎么带孩子了解自然。


了解自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知道很多动植物的名字。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在自然中尽情玩耍是最重要的,不要功利地认为一定需要记住动植物才叫学习,家长提供这样的机会才最重要。其实鼓励孩子去观察才最有意义。现在国内自然教育盛行,也诞生了很多自然教育机构开展活动,家长可以在了解这些机构的运营理念、活动内容之后,有选择地参加。


  • 误区三:自然中有毒虫和蛇,很危险。


大自然里没有那么多毒虫和毒蛇。大家被蚊子咬怕了,所以觉得昆虫都会咬人,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蛇也是,我们平时能见到的蛇,基本都是无毒蛇,何况现在看到蛇的机会也很少了。

我们自然圈里有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所谓的毒虫和蛇咬人,基本上都是人去招惹这些生物,试图抓捕或者打死它们,而它们出于自卫的目的对人类进行了攻击。这些是本来可以避免的。


  • 误区四:都跑到自然里玩耍,哪里有时间学习?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确实影响了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但家长首先要改变观念,意识到在户外玩耍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就是浪费时间。


  • 误区五:衣服弄脏了,洗起来真麻烦!


王西敏的看法是,衣服脏了可以洗,还是机器在洗,也可以买新的;但童年只有一次,过去了就再也不会来。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4.png

先于“自然教育”的是成年人对自然的重视


只有家长加强对自然教育的重视,放下功利性的目的,才能让孩子体验到自然的美好。目前,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杭州植物园一起在杭州建立了桃源里自然中心,开展很多活动,鼓励市民了解并参与到自然教育中。


其中有个项目叫“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目的就是培养自然教育志愿者,让志愿者能够在所居住的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比如自然笔记、植物认知、自然游戏、观鸟等等。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还会开展一些生态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寒暑假期间在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管理的一些保护地开展冬令营、夏令营。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15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10636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