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医传递——记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梅丸
“恩恩相报、感动天地”,简单明了的八个字概括了我国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子病秘方黑梅丸的百年历程。这八个字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组长李中华在它的著作《汴梁城的稀罕事——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影》一书中,对月子病秘方黑梅丸最好的诠释。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京、陈留等,素有八朝之都,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月子病秘方黑梅丸的发源地正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古称“尉州”。尉氏县历史悠久,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尉氏县县志办编著的《尉氏年鉴》中,“黑梅丸”作为开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然在列,历经百年风雨,终得以珍藏保护。
月子病“黑梅丸”名称起源清朝人曹扎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创始人曹扎根出生于1820年,自幼勤奋好学,青年中举后在鲁山做官。其夫人身患月子病,长年卧病。由于身为父母官的曹扎根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在当地受百姓爱戴,大多数人都受其恩惠。所辖道观中的道士为感恩曹扎根的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见其夫人长期受月子病的困扰,因此将世代珍藏的医学秘籍赠授与他。曹扎根经过多年的悉心钻研,遂研制出独家配方“黑梅丸”。
《黄帝内经》是最早论述传统中医学的典籍,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至100年。“黑梅丸”的秘方经曹扎根多年专研后,对女性产后月子病、产后风,就更有调理、补虚、益气,固本培元等作用。 “黑梅丸”属于中医药剂,虽曹扎根宅心仁厚,广为施药,但因技术和时空的局限性,那时的“黑梅丸”虽在当地流传甚久却不够广泛。第二代传人曹文生自幼受父亲钻研医术的影响,不断加深对医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并辅助其它中草药治疗,使这一家传医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更加完善。曹文生自20多岁起在尉氏县开药铺独立行医,后来将全部医术传于第三代传人曹裕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第三代传人曹裕光对该祖传秘方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调整和运用,在当地颇有名气。
为弘扬黑梅丸这一珍贵的传统医学文化,惠及更多受月子病困扰的女性。曹裕光将全部医术传给了第四代传人长子曹海水。第四代传人曹海水继承“惠及苍生”的祖训,实实在在的践行着“大医精诚”的传统美德。曹海水又传于女儿曹桂兰。
身为女儿身的曹桂兰,更能体会女人十有八九月子期间都会落下月子病,更能理解月子病对女人的痛苦。因为生孩子时,孕妇全身关节松动,毛孔放开,一旦受凉,寒邪即深入体内,难以排除。时值信息传递逐渐快速的年代,曹桂兰在接受父亲口传身教外,又刻苦攻读医学书籍,虚心向省内外名医求教,汲取众家之长,将毕生医术黑梅丸传于儿媳高燕。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西医传入中国,但是却无法根除和医治中国人的月子病。月子病是寒郁经络,不通则痛,所以一受凉即全身关节疼痛、头痛。作为第六代传人的高燕,为了更好的传承家族的大爱精神并将秘方传承下去,结婚后又攻读河南大学本科。
高燕传承之后不负祖上的秘方传递,博览古今医书,并先后考取了执业医师等多种证书。为了全方位的了解数产妇落下的月子病的过程, 高燕在开封妇产科医院进修一年,见证了女人生孩子或者流产后,在最虚弱的时候因各种原因而落下的毛病。这些毛病反应有怕风畏冷、怕水畏光、酸冷麻疼、虚汗淋漓等,让月子病患者痛苦不堪。一旦得此病,几年、十几年甚至终身不愈,所以月子病有“不死的癌症”之称。2017年6月,高燕被命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梅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也将月子病“黑梅丸”的秘方分享给了全国患者,让越来越多的月子病患者因“黑梅丸”而痊愈。
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特征,月子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病症。用中医医学理论讲月子病是集阴阳双虚、气血亏虚、淤、风、寒、湿等于一体,缠绵难愈,然而这些症状用西方医学难以解释。世代传承经久不衰的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梅丸,是根据中医医学理论针对中国女人月子病而配制。
正所谓中国病需中药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卫生保健系统中,将现代医学、传统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结合在一起实践的国家。黑梅丸正是在这种卫生保健系统中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结合起来的医药配方。黑梅丸世代口传心授,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对医学研究、文化传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月子病患者带去福音。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经授权转发于Parents-父母网,查看原文这个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