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父母:先养自己还是先养娃?
卢梭曾有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对于出生在计划生育时代的90后父母而言,结婚、生娃、买房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枷锁”,其中,生娃养娃也许是他们面临身份转换的最大考验。
90后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直到大学毕业,可能还被当作家里唯一的“宝”。然而,飞升的房价、尚未稳定的工作、高昂的育儿费用,对于他们中间选择早早结婚生子的一拨人而言,一刻都难以有喘息的机会。他们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孩子呱呱坠地了,先养自己还是先养娃?
不管这些90后父母选择北漂、沪漂,还是回到家乡工作,收入状况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肩上的压力大小。现在90后的薪资是多少?够养活自己和孩子吗?先抛开90后这个标签,我们看看2017年国内人均工资水平:
在这个榜单中,北上深牢牢占据了前三位,人均月工资达到8K以上,而二线城市基本在6K到8K之间,对于参加工作年限不长的90后,平均收入注定还在追赶这一榜单,那么我们再看看从出生到大学各阶段的养娃成本:
“92年,目前一胎在肚子里4个多月,已经花了快2万多了,只是一些常规的孕前检查和产检,再加上一些钙,DHA,和孕期基础护肤品。双方老人还没有退休,明年为了照顾孩子只能婆婆不上班,生个孩子的成本真的很大,家里一致决定只要一胎。” 对于这一数据,某90后宝妈在论坛中现身说法,一胎还在肚子里,已经花费2万多,面对开放的二胎政策,她表示自己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昂的养娃成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的生育率仅为1.05。这个数据低于世界2014年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如果1.05的生育率属实,那么可以说中国的生育水平就是全球最低。而到了今天,专家们说,目前看2018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不容乐观。原因在于,一是我国育龄妇女总量每年减少500万人左右,近几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也逐年减少。二是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已大大降低,大龄未婚族、不婚族、丁克族越来越多。
而一线城市平均5万一平、新一线城市平均2万一平的房价,更是让90后和他们的父母压力重大。面对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孩子已经呱呱坠地了,又如何忍心压缩养娃成本,降低ta的成长质量呢?幼儿阶段也许可以依靠自己的父母来减轻负担,到了孩子中学、大学阶段,越来越高昂的教育投入、赡养老人的双重压力又靠什么来舒缓?
面对这一难题,加上整体经济疲软、消费集体降级的大环境,90后父母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提早做好家庭财务规划、理性消费”显得格外重要。
财务规划到底怎么做?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存钱,每个月给自己定一个数,发了工资就存进银行,并坚定执行这一原则。
“之前身边有宝妈朋友买过教育年金产品,投保灵活。我孩子刚刚满月,也打算早做准备,毕竟未来生活不确定性太多了,我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有四个老人要养,现在负担还不算很大,给孩子能多存一点是一点,她未来的路也能更好走。”90后宝爸宝妈该如何为孩子存钱?一位91年的宝妈提供了她的做法,“对比市面上的几款教育年金产品,我最后选择了渤海保呗app上的i宝贝教育年金保险,最高年化收益可达5.73%,每次加保100元就行,孩子的红包、压岁钱存进账户,等到她18岁就可以拿到不少返还了,到时候她想出国深造也有充足的费用。”0岁时投入10000元钱最终累计可以领取到22026.1元,在市面上属于不可多得的高收益教育年金产品,且产品收益写进合同中不会产生波动。
如果你也是90后宝爸宝妈大军中的一员,一胎已呱呱坠地,二胎还在犹豫要不要生,不妨真正行动起来,做好家庭财务规划,比如像上述这位宝妈学习,建立一个教育专款资金账户,为焦虑的现状寻找一个避风港,让孩子拥有更明媚的未来。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经授权转发于Parents-父母网,查看原文这个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