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教的到底是什么?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作做“信息超载”。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心理学博士黄扬名呼吁,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学会适当的“认知卸载”,这样才能不断地学进新东西,提升学习效率。
其实这个道理,古人早已参透。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回到教育上,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班填满了,我们还要让孩子再多学一块国学知识吗?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国学学的是什么?
经典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与数理化、英语这类纯知识很不一样,与钢琴、绘画这样的技能也不一样——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更多地是去学做人的道理,去学好的价值观,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去做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独特的人。
国学让孩子成为有智慧的人
古人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之分。闻见之知指的是通过感官去学习、积累、实践所获得的知识,而德性之知说的就是参悟出的人生智慧。
举个例子,孩子通过观察小溪发现水只会从高处往低处流留,通过家长的引导,发现“时间也只会一直朝前走”,进而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这就是把知识升华成智慧的过程。
可见,“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两者的眼界和境界都是不一样的。
国学让孩子更懂得做事的方法
国学经典里也蕴含许许多多普世的道理,比如《论语》里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得不就是一切要从兴趣出发,学习效果才会好,效率才会高吗?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我们一直在引导家长,想让孩子学好一项技能,首先要激发其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看,不谋而合!
国学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特的人
从加拿大归国的女性专栏作家席越说,正是对中文底蕴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才使得她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带给孩子的独特性,在未来全球化大趋势下会更加突显,这就是国学教育带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力。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