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s推书丨《孩子是个哲学家》重新发现自己和孩子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杂志 编辑:wangyi

随着孩子的降生,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便开启了一趟“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的旅程。而在这个旅程中,如果我们真的能以童心为镜,便会发现孩子总是能用他的一言一行教会我们一项艺术——活在此时此地的艺术。这也许是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艺术。


孩子是个哲学家立体书封.jpg

▲《孩子是个哲学家》


作者:皮耶罗•费鲁奇(Piero Ferrucci)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分享自己育儿心得的经典之作。作为一名从业三十多年的资深心理学家,他深刻剖析了自己在养育两个孩子过程中内心的转变历程。孩子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引领他不断加深对自我和生活的认知,以一种近乎强迫的方式,使他回归到生命最质朴本真的层面。


在当下这个“太多物质、太多选择、太多信息、太过迅速”的现代社会,对事物的专注、对他人的关注已经成为奢侈品。而当我翻开这本包含十四个生活哲思的书——《孩子是个哲学家》,第一个跳入我眼睛的词就是——“Attention关注”。


记得我有一次在朋友圈感叹:“手机已经成为侵入亲子互动的一个危险品。”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共鸣,其中一个回复就让我心绪难平,“女儿说,我多想变成一个手机,这样爸爸就能每天看着我”。


102644916.jpg


即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没刷手机,其实作为父母我们也经常管不住自己的思想。思绪不经意间就离开了此时,飘向琢磨过往的事件,或者考虑接下来的安排。除了面对孩子,这种走神还可能发生在倾听他人谈话时,注意力经常去向思忖“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关注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上。


但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做到活在当下。我在状态很好的时候,有过跟随孩子“全情关注”的体验。我仔细地观察,他一遍遍重复地搭积木,体会每一次的乐趣;他聚精会神得地观察一朵花,良久之后,又欢快地跑开,投入另一个当下;他尝试走马路牙子,专注在身体平衡上……当下放下自我,跟随孩子,去跟他一起参与那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活动时,会获得片刻返还童真的感觉,这是孩子给我的礼物。


成年人在不被关注感觉受伤时,依然会碍于礼貌和自尊,不愿说出自己的期待。而孩子就不会这样,他们会很严格地要求你回到当下。“妈妈,你要说话,不要只是‘嗯’”;“你看,你看,你快看我”;“放下手机,你要听我说话”。


正如这本书的作者Piero所说:“我的孩子把我拉回了当下。他是一位严格的老师,指出我所有的弱点,告诉我活在此时此地的艺术——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艺术。没有活在当下,也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了现实。思考过去和未来,当然要比活在当下更为容易。”


失去了关注,人际关系会走向冷漠。我们表达对他人的爱和关心,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对对方全神贯注,不带评判和预期的关注”。任何的有关人际互动的理论都包含“关注”这个重要法则。


微信图片_20181008163350(1).jpg


知道这一点后,我尝试去改变自己,去增加对他人的关注,提升对手头事务的专注。每周一上午是我更新公众号的时间。全神贯注于写作,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手机的存在,体会到心理学上说的“心流体验”。


父母对我谈起往事时,我不再表面微笑点头,却心思游离,而是带着兴趣去听,去提问,去感受。父亲跟我说过很多次他喜欢字谜,而这一次,我调动起自己的兴趣去倾听,他越说越高兴,甚至跟我说出十几个字谜让我猜,还给我讲述猜字谜的法则。我想,他一定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注。


我还把这样的关注用到了工作上,在谈话中,不去评判他人,不去急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带着好奇心去探究对方的心路历程。后来,有人来问我:为什么我见到你就有倾诉的欲望?你是怎么让别人对你打开心扉的?


孩子突然发热,连续两天。我尝试着放下担心,放下想敦促他测体温、喝水、吃药、换衣服、排便等各种任务,去用心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陪他去公园散步,陪他游戏、陪他入睡,感受到陪伴的时光是那么美好和感动。而他也从我的关注中获得了安心,比以往生病更少哭闹,配合我去做测体温、喝水等事项。


全情投入,是孩子教给我的生活艺术。当我开始更多地把自己给予别人,我感觉到了爱在流动。

推书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