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瑞典父母如何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没有性别区分
跟亚洲的孩子一样,处于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兴趣爱好不仅广泛,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跟压力也有可能让他们产生退缩或者放弃的念头,而在这样的状况发生时,瑞典的父母多数会比较冷静民主的进行处理,往往会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跟孩子进行沟通,适当的对他们进行鼓励,如果孩子坚持要放弃,他们也很少会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指责,但是,这不表示瑞典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无限纵容,父母会很清楚的让孩子们明白,我们不会干涉你的决定,但你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瑞典一直以来都强调性别平权,在教育上也一样,在我们的朋友里,就有很擅长做布艺的男生,他家里的窗帘、沙发套等,都是他自己买来布料裁剪缝制的,也有朋友的女儿是很优秀的足球前锋。他们不会刻意强调什么是男孩子应该学的,什么是女孩子才该做的,所以在各种兴趣班以及他们放学后由学校提供的“课后照看”里,做手工缝纫的男孩跟打室内曲棍球的女孩比比皆是,所有能决定你的行为的标杆,只有“兴趣”,而不是什么其他,诸如性别、年龄的客观条件。
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懂得为选择负责
相较于东方的传统的望子成龙思想,瑞典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体系里,更多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闪光的那一面,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不是以你从事什么工作而决定。
在瑞典求学期间,曾经有瑞典同学说起她的爸爸大学时候原本学法律,有望成为一个很好的律师,但毕业后却觉得自己不喜欢那样的生活,然后就开始经营一个木工作坊,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脸上表情很平静,就像说咱们一起去吃午饭吧那么自然,我也曾追问过她,难道你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就不觉得你爸爸这样的选择很遗憾吗?她则回答说,这样有什么不好么?他很开心啊,也做的很出色,那么为什么不?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其实,瑞典社会也一直致力于消弭模糊社会阶级,这一点从他们高昂的税收政策里也是可见一斑,在这样的理念下,瑞典人在面对很多选择时候,比如求学,就业,就有了更多的自由跟条件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并且愿意从事的事情,就像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期以及青少年时期的课外兴趣一样,我学习,只是因为我喜欢。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