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日本教育:用感恩的心孕育感恩的种子
日本的礼尚往来间,送出的是自己的感恩与祝福,这是日常间就有的感恩教育。
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交往礼仪,也包含着感恩的层面,一年有很多次送礼的日子。送出礼物代表着送出自己的感恩与祝福;收到礼物的人,则要考虑“还礼”,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日语里,馈赠的解释是“赠答”,包括了赠送与还礼,里面的讲究很多。这些,从悠悠开始接触幼稚园小朋友后,我也尝试着让她应用到自己的“小社会”中。
记得悠悠刚入园后没多入,就赶上“314白色情人节”。在日本,“214情人节”是女人(孩子)送男人(孩子)巧克力的日子,可以送给情人、爱人,也可以送给上级、平日关照自己的男性长辈、同事等以示感谢;而一个月后即3月14日,是男性向女性还礼的日子。去年,利用这个机会,我第一次教给悠悠“礼尚往来”也是一种感恩。
我们楼前的班车站,共有八位小朋友一起等候班车,其中两个小姐姐就要毕业升小学了。情人节(2月14日)的时候,其中一位妈妈,为大家准备了糖果,这位妈妈想得很周到,不仅送给男孩子,而是八位小朋友人手一份,也包括刚入园的悠悠。当时我真是受之有愧。
于是趁“白色情人节”(3月14日)让悠悠进行还礼。那虽然是男孩子向女孩子还礼的日子,但是一来我们先收到了糖果,二来两位小朋友即将毕业,她们一直很喜爱悠悠,关照有加,三来悠悠是所有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上、下班车动作最慢,雨雪天气时老师还要抱一下,大家总免不了要多关心她。我们又是外国人,对日本幼稚园的很多规定都不清楚,几位妈妈时常会善意地提醒我:今天下午要提前一小时来接班车,明天记得带便当等等,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感恩,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时家里正好有著名的“白色恋人”巧克力饼干,加上中国的山楂片(日本没有山楂)、蛇年的卡通玩偶,每人一份,分装在漂亮的米妮密封口袋里,两个即将毕业的小姐姐比较特殊,每人加一条真丝方巾,用了很漂亮的中国丝绸束口袋,表示对她们升学的祝贺和平日关照悠悠的感谢。另外还多准备了三份,因为其中三位妈妈每天接送班车时还会带上家里的弟弟妹妹,不能让小宝宝看着哥哥、姐姐得到礼物而“眼馋”啊。
礼物全都细心准备好,决定由悠悠出面发给大家。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家里时常收到学生送的礼物,悠悠可能将收礼视为很平常、很正常的事情。而且那段时间,悠悠刚开始有了“物权”意识,我想让她知道“所属”、“分享”和“感恩”。
为了不让她误会妈妈将属于她的好东西分给别人,我先给她讲明:“今天接你的时候,妈妈要带一些糖果礼物,由悠悠来分给大家好不好?”悠悠问为什么要给别人分糖果,我解释因为我们得到了很多关照,也收到了小姐姐的礼物,要借这个机会表示一下感谢;二是所有小朋友都能叫出悠悠的名字,可是悠悠却谁也记不住(可能也是年龄小的缘故),悠悠显得过于文静,最多是见面时跟大家问早上好,再无其它交流。今天正好给悠悠创造一个和大家主动交际的机会。
班车到了,悠悠很快进入了角色,送礼的时候表现得落落大方,竟然还叫出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敢情平时是装成闷葫芦)。收到礼物的小朋友自然很开心,妈妈们也向悠悠致谢,这让两岁多的小妞很有成就感。所以我想,适当给孩子创造一个感恩的环境,或许也是一个小技巧呢。
作为母亲,我绝不将“知恩图报”挂在嘴边,而爱祖国、爱家乡、民族自豪感这些口号对五岁的孩子又是何等空泛。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不热爱,又何谈爱父母爱家人,又何谈感恩于社会呢?因此我觉得“日式”的感恩教育,似乎更加实用、更加接地气。教孩子从关爱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从关爱中感知爱、学会爱,再学会感恩、报恩。
感恩能让我们发现周围的美好,由此世界也变得充满敬重与快乐。这不正是父母应该必修一生的课程么?我们无法给孩子每天都拆开礼物的惊喜,无法给孩子一生温柔的庇护,但我们可以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人世间的美好,这比任何财富都要宝贵。
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灵,让感恩的种子生根发芽,将爱世世代代传递……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